若言

---Per aspera ad astra. 守得云开见月明---

©若言
Powered by LOFTER
 

[玄亮]北京高考 •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

北京高二党表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森森的恶意 为什么我没有赶上!

想控制字数来着没成功……字数2k多一点点 反正我今年不高考(*'▽'*)♪

亮亮说的很多话都是亮集里扒的 么么哒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

“英哉吾子,独含天灵。岂神之祗,岂人之精?何思之深,何德之清!异世通梦,恨不同生……”我读着李兴的《祭诸葛丞相文》,只觉得一字一句都深深戳到心坎上。李兴是李密的儿子,李密是季汉旧臣,想必是有幸得瞻过诸葛丞相的音容吧。而 “葛公在时,亦不觉异;自葛公殁后,不见其比”;只叹那遥远时代的荣光,那如诸葛孔明般“助宣重光,以照明天下”的人,是此生再无缘得见了吧。

正叹惋着,只听一个悠远而神秘的声音自顾自响起。

“‘异世通梦,恨不同生’,此话当真?”

“小可深慕诸葛丞相已久,自然当真。”

“逆天而行,斗转星移已殊为不易;念汝用情斯至,便假借汝一日之期,以完平生之夙愿,然切不可泄露天机,至嘱!至嘱!”

再恢复意识时,我已经在一间草庐里了。哦,我现在的名字叫子蘅,是诸葛丞相——哦不孔明先生——的书童。环视四周,自是奇绝秀雅,与别处不同。正是——修竹斜映素兰影,冬雪懒衬绘书屏。屏上有先生手书宁静致远四字,室内但有一张素案上放一张琴,一封尺书,几卷案牍,如是而已。忽然一阵清风过处,只见一人纶巾羽扇,身衣鹤氅,素履皂绦,面如冠玉,唇若涂朱,眉清目朗,身长八尺,飘飘然有神仙之概——这便是我家先生了。我家先生自会闲游如闲云野鹤,也会躬耕陇亩,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,往来莫测,不知去所。只是啊,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,我先生的“愿”也仅仅是这样么?无论如何,现在的先生可真是美啊。彼其之子,美无度。美无度,殊异乎公路。比沉浮乱世中之人又不知高了多少,他的美,总是带有些清雅脱俗之气的。

就这样我盯着云游归来的先生呆了半晌才如梦方醒;先生似乎很淡定;连向来对容貌这种话题着墨不多的陈寿都明明白白地写到“亮身长八尺,容貌甚伟”、“权睹亮奇雅”,时人赞叹我家先生的容貌,想来也是不足为奇的吧。哦此时的我好像有些失态了,忘记了自己的身份,直到看到了桌上的那封书信,我的记忆才与子蘅的串联起来;

“先生,刘豫州再番来访先生不遇,因谨留书,望达先生一观。”

先生眼角眉梢尽是欣喜,然不着急拆书,好像书中内容已了然于胸;待到翻来覆去读过几遍后,先生才仔细把书收好,望着我展颜一笑。

我看得痴了:刘备之书我自然在《三国演义》里看过,但我仍不明白为何先生会有这般反应。“先生此是何意?”

反倒是先生夺人声口地问了我:“子蘅啊,汝可知汝之名有何意?”

“拱听先生教诲。”

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。畦留夷与揭车兮,杂杜蘅与芳芷。窃慕屈子于方泽杂糅之世,唯昭质其犹未亏,然终不得一灵修,是德音昭昭如屈子者抱憾终天也。吾深谓刘豫州雄姿杰出,欲解带写诚,厚相结纳。”

“那先生为何要等那刘皇叔三顾?”

“一则全刘豫州慕贤之名,二则可见其耿耿用心。”我看到先生的眼弯弯笑起来,带点孩子气的狡黠与自得。

“先生好大的架子。”我也笑。

“为人择官者乱,为官择人者治,是以聘贤求士,犹嫁娶之道也,未有自嫁之女,出财为妇。”

“是子蘅辩不过先生,自讨没趣了。先生诚如此把自己许给了刘皇叔?想那刘豫州不过据新野之容膝,寄景升之篱下,漂泊半世,方得寸土,且天数有变,神器更易,先生怎的确信那刘豫州便是先生所托之人?”

“吾知子蘅是为吾挂心;但唯有此出山一件事,还望汝莫多虑了。”

“子蘅敢问先生,此话怎讲?”

“我家子蘅今日怎生这般多嘴了。”先生温和地笑:“ 女慕财聘而达其贞,士慕玄纁而达其名,以礼聘士,天下归心,而不仁者远矣。玄纁以聘幽隐,斯仁至矣;然且观玄德公留书:‘ 窃念备汉朝苗裔,滥叨名爵,伏睹朝廷陵替,纲纪崩摧,群雄乱国,恶党欺君,备心胆俱裂。虽有匡济之诚,实乏经纶之策。仰望先生仁慈忠义,慨然展吕望之大才,施子房之鸿略,天下幸甚!社稷幸甚! ’玄德公以天下为聘请我出山,吾不容不辞。”

“前日崔州平适遇刘皇叔,皇叔有此番言语:‘备身为汉冑,合当匡扶汉室,何敢委之数与命?’深得我心也。吾已备下隆中一策,若施行得法,退可三分天下,近可北定中原,攘除奸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成败利钝,非所逆睹;但于方今乱世中得主公如此,倘达乎天时,尽乎人事,复有何恨?惟愿出山筹策以全这番际遇,功成退隐,以终天年。”

我带着烂熟于心的三国历史以子蘅的视角来重新看这个故事,只觉感慨万千。诗经里还有出自同一首诗中的三句彼其之子:“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……彼其之子,邦之彦兮 ”,以及……“彼其之子,舍命不渝”。

舍命不渝。

白昼将尽,我作为子蘅的意识也慢慢崩塌了。只看到我家先生夕阳下白衣飘飘长身玉立的身影,似是要凭一己之力撑开这无边的黑暗。然地平线总会把最后一缕光都严丝合缝地封上,我从后人的视角看去,将看到白衣染血,秋风星落;那个美无度的二十七岁的青年,就要这样舍命不渝。

彼其之子起敛容,收拾琴书涉阵中。

烽火白衣更玄色,乱世年华转倥偬。

汉祚难复君易老,天数有变人无从。

忆昔三顾鱼水意,不悔半生尽瘁终。

一千八百年前的孔明先生吟着“大梦谁先觉,平生我自知”悠悠醒转时,玄德已在堂下侍立了两个时辰;后来的定三分隆中决策,玄德怎样带着厚礼、带着匡复汉室之至诚把诸葛孔明聘为军师,便是人尽皆知的故事了。诸葛孔明,诸葛军师,诸葛丞相,诸葛武侯。“亮有一计”的狡黠,也终变成指挥三军的笃定。比起那一个个故事,后人好像更熟悉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结局,然正如李白所言,鱼水三顾合,风云四海生,若二顾之后故事到此结束,若无这般君臣相契,鱼水相得,又何来这段君臣际遇明良千古的佳话?

后来刘备在《策诸葛丞相诏》中写道:助宣重光,以照明天下。初读到这句话的感动还记忆犹新:汉昭烈帝许给诸葛孔明一个天下的宏愿。

愿君饮马河、洛。

愿永世长安。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